400-6900-222
当前位置:首页>>艺考资讯>>正文

爆热!这所985高校率先明确优师计划扩招!

来源:天籁教育 时间:2022-04-18 作者:艺考培训
喜报


4月14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了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也就是优师计划。优师计划到底是什么?怎么报考?

一、什么是优师计划?

优师专项计划全称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是每年在全国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的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承担招生及培养任务,采取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的方式,为832个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以下统称定向县)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优师计划”分为国家“优师计划”和地方“优师计划”,国家优师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承担培养任务,地方优师计划由省属高校承担培养任务,不一定全为师范院校,各省有差异。

二、北师大今年将增加优师计划招生

“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实施‘优师计划’,定向培养覆盖面拓展至全国832个贫困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的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响应,2021年共招录401人。今年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扩招200人,加大对县域师资的补充力度。”4月14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介绍道。

谈及推进师范生招生和培养改革,周作宇介绍,2020年,北师大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试点“志远计划”,面向当时52个未摘帽贫困县所在省份招收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2021年,基于北师大“志远计划”的有益探索,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实施“优师计划”,将定向培养覆盖面拓展至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

此外,北师大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自2018年以来,作为组长单位,北师大先后牵头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和西昌民族幼专,并以此为支撑助力青海省基础教育发展,成功探索出通过结对帮扶实现“一校帮一省”的新模式。

“今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北师大和兄弟师范院校积极响应、大力支持,反复酝酿研讨了组团名单。”周作宇说,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等突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实施了四大计划,按照“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形成从师范生招生、培养、输送到教师职后支持、教育监测诊断的一揽子改革举措。

这四大计划分别为:“启航计划”,通过自筹经费设置奖金,开展校企、省校合作保障职后发展等举措,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中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实现“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探索“线上+线下”“能力+学历”培训模式,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立交桥”,建强扎根地方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诊断计划”,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精准把脉,提供改进提升方案,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打造教师互帮互助的成长共同体,营造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关于“启航计划”,周作宇介绍,2020年,北师大入选“启航计划”的学生有300多人,学校提供的奖励金、返还学费和交通补助费金额总共达到了1000多万元。这样一项计划,使得在2020年到县级及以下基础教育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是过去五年平均数的两倍。2021年,通过“启航计划”,北师大签约到县级及以下地区的学生人数较2020年提高了59%,前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数是2020年的2.6倍。


三、优师计划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情况

志愿填报:

优师计划实行单列志愿、单独划线,提前批次录取,优师专项师范生录取后,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毕业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定向就业所在地区。

优师专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全日制研究生,鼓励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去年录取情况:

去年优师计划总计划数(文理)102人,其中文科49人、理科53人,一本线上实际报考人数接近3000人。被录取考生中,文科录取超本一批线上50分及以上考生有32人,占录取总数的65 %;理科录取超本一批线上100分及以上考生有26人,占录取总数的49%。

四、优师计划和公费师范生的区别

“优师计划”与此前已经实施的“公费师范生计划”不同之处在于“优师计划”的毕业生毕业之后,要到签约承诺的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任教,而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只要求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优师计划”具有更强的定向就业性质,其目的是为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培养优秀师资。

“优师计划”与公费师范生的主要区别在于,“优师计划”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定向脱贫县就业,公费师范生并没有定向地区就业要求。

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学费标准为5000元/人·年,住宿费标准为800元/人·年(按6人间计),生活补助标准为4000元/人·年(每月400元,按10个月计发)。

近年来,国家在师范类院校和专业方面的支持力度都有所提高。近日更是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加大支持力度。

五、发改委:加大师范院校专业支持力度

在教育部4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统筹教师培养、使用、服务保障全过程,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安排中央投资28亿元,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等38所师范院校建设,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十四五”期间,发改委将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继续加大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支持力度,专项支持一批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补齐基础教育师资短板。

1.加强学校校舍建设,完善教师工作环境

“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投资523亿元,支持一大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学校建设,推动我国教育基础设施显著加强,广大教师工作环境显著改善。

“十四五”期间,发改委在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将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支持欠发达地区巩固基础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实施中,将教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等作为重要建设内容,要求项目单位优化建设方案,切实保障教师办公用房,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加良好舒心的教学工作环境。

2.加强周转用房建设,完善教师居住环境

围绕推动解决乡村学校教师“来不了”“留不住”的现实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从“十二五”起至今,已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超过260亿元,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建设了约60万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3万人,有力改善了乡村支教、交流和特岗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

“十四五”期间,通过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发改委继续将教师周转宿舍作为重要建设任务,在已基本解决最困难地区、最急需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兜底补短、跟进服务,为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解决后顾之忧。


六、重点支持约50所优质师范院校建设

去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十四五”期间,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具体将如何实施?

对此,4月14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十四五”期间,发改委将继续加大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支持力度,专项支持一批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补齐基础教育师资短板。

谈及专项支持一批师范院校建设的举措时,欧晓理说,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工程实施中,将把优质师范院校建设,从高等教育里面单列出来,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加以支持推进。

“按照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支持50所左右的优质师范院校建设。在院校选择时,我们重点考虑了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在中央层面,将6所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全部纳入了支持范围,打造师范教育的领头雁、排头兵。在地方层面,支持每省建设1-2所地方重点师范院校,推动各地加强急需教师人才培养,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欧晓理说。

他还表示,“十四五”期间计划对上述50所左右的优质师范院校,每所高校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加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师范教育基地建设。2021年至2022年,已先后支持了32所优质师范院校建设,相关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此外,欧晓理还提到,发改委在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将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支持欠发达地区巩固基础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实施中,将教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等作为重要建设内容,要求项目单位优化建设方案,切实保障教师办公用房,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加良好舒心的教学工作环境。

通过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发改委还将继续把教师周转宿舍作为重要建设任务,在已基本解决最困难地区、最急需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兜底补短、跟进服务,为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解决后顾之忧。

据欧晓理在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安排中央投资28亿元,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等38所师范院校建设,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同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投资523亿元,支持一大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学校建设,推动我国教育基础设施显著加强,广大教师工作环境显著改善。从“十二五”起至今,已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超过260亿元,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建设了约60万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3万人,有力改善了乡村支教、交流和特岗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

七、相关问答

1.为什么要实施优师计划?

答:优师计划即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实施的一项关键举措,旨在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教师,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2.优师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答:从2021年起,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以下统称定向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本科层次师范生,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3.哪些院校承担优师计划的招生和培养任务?

答:优师专项分为国家优师专项和地方优师专项。

国家优师专项由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承担培养任务,面向中西部省份招生。

地方优师专项由中西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本科层次师范院校承担培养任务。具体计划见各培养高校的招生简章。

4.优师计划的志愿如何填报?

答:报考优师计划的考生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优师计划列入各省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填报志愿按各省批次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办法执行。

5.优师计划如何录取?是否需要签订协议?

答: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在录取后、获得录取通知书前,须与培养学校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到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入学前做好相关协议签订工作。拒签协议的录取学生,高校可取消其优师专项录取资格。

6.在校学习期间是否需要缴纳学费?

答:优师计划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7.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时是否可以免试认定教师资格?

答: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时,参照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相关政策,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

8.优师专项师范生如何落实就业岗位?

答: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就业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优师计划毕业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根据协议约定,进行就业管理。

天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