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艺考资讯>>正文

上了大学还有必要分一二三本吗?哪些省市再无三本?

来源:天籁教育 时间:2017-08-15 作者:艺考培训
喜报


本文重点:

①取消三本的15个省市

②一二三本的区别

每年高考一结束,

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考上一本,

或者考上二本也不错。

不知从何时起,

似乎社会上流行着“一本最高贵、三本无用论”。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就是三本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三本"的15个省市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通过批次改革。此前,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通过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通过批次改革试点。

在改革通过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截至2016年,已有15个省份取消“三本”。此前,已有不少省份率先对合并通过批次进行探索,从2011年起,山西、山东和福建便将二三批次合并。此后,2015年起,四川、广西、浙江、天津、河北将二三批次合并。

2017年,江西、湖北、辽宁、重庆、贵州等省份都将二三批次合并招生,广东则合并二本AB批次。同样也是今年,上海则“更进一步”,将一本、二本合并为一批通过,如今只保留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2017年起,河南和北京也将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此外,海南和山东2017年起也将合并通过本科前列、第二招生批次。

什么是一本、二本、三本?

一本、二本、三本仅是代表高校的一种通过形式,和高校的质量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说:一本的学校就一定比二本的学校高级。

大学本科包括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两种形式。

大学本科教育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985、211重点本科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

一本、二本、三本高校是同等学历和文凭的本科高校,重点本科与普通本高校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重研究,后者重应用。

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分为两种形式:大学本科(简称大本、本科)和大学专科(简称大专、专科)。两者区别主要有两点:

学制区别:大学本科4-5年,大学专科2-3年。

学位区别:大学本科可申请学士学位,大学专科没有学位。

一、二本、三本在本质上均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都为四或五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相同的,只表明是本科,毕业生都将获得国家、国际、社会上都承认的学历证书。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

一本、二本、三本本身不代表学校层次的高低。

入取批次不同:一本为本科前列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

收取学费不同:一本、二本相对稍少一些,三本院校学费相对稍高一些。

一本是“公办范畴”的;二本大多数是“公办范畴”的,有极少数也属于“民办范畴”(合并二本三本后,二本学校就包括公办与民办了);三本主要是指“独立学院本科院校”等,是“公办民助范畴”的(二三本合并后,社会上所称的三本,往往就是指高收费的民办高校,也就是原来的三本学校)。

为什么要取消三本?

2014年高考通过时,江苏省也有共11所民办二级学院取消了三本计划。只不过其初衷并非为了发展职业教育,而是为了整顿“校中校”、“假独立”等独立学院转型不合格等问题,其原本的招生计划归于母体二本院校。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陈丽芬曾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批次,并将该部分计划划入职业教育,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而普工、技工严重不足的局面。2012年全国“三本”招生约160万,如果将这部分学生改为接受职业教育,制造业的用工荒将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有教育专家认为目前三本院校的办学处境确实十分艰难,是大学生中就业最难的一个群体。

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之前,三本院校的通过率几乎是百分之百;2010年开始逆转,多数三本通过率下降;到了2012年,不少三本院校的通过率猛然下降到50%左右。

是否因为考生人数下降、生源危机,促使一些省份做出取消三本招生的举措?有专家认为,尽管近些年来三本院校存在明显的生源危机,但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在内的三本院校每年仍要吸纳近百万的考生,因此取消三本招生的做法,更多的是为了纠正批次划分不公平、满足考生个性化选择的需求。

二本三本合并的影响

我们说国家政策永远是指挥棒,影响着高考选校、招录各个环节。批次合并可能会造成以下影响:

1.部分考生和家长出现认识错误:

许多家长对通过批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简单解释一下,二本院校大多是公办省属院校,而三本院校基本是独立学院(公办民助)和民办本科,合并批次不会改变办学实质,开始几年也不会影响办学质量,就业时行业对考生还是有区分方法和标准的。

2.引起划线规则的变化:

批次合并后,划线比例必须会做出相应调整。这必然会引起报考的盲目。

3.带来报考的盲目:

这一点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考生及家长选校的盲目,二是预估院校分数的盲目和混乱。而这些盲目也必然影响志愿规划机构的定位准确性。

4.造成部分院校重新排名:

一些被社会广为认可的原本三院校在改革后异军突出,刷新位次,而一些边远、冷门院校更是原来的地位都难保。

5.使得考生机会减少:

不得不说,对于高分考生,批次越多,机会越多。现在一个批次再定位不好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可能直接一下死档进入征集。

在中国高校的等级中何止“一二三本”那么简单,如果现在一劳永逸地取消了这样等级区分,真能让天下非“一本”的大学生顿感“翻身解放”?

不过,“一二三本”首先只是招生时用于投档的,不同考生有不同分数,不同学校受到考生的不同欢迎,为了让学校和考生“你情我愿”,教育部门才根据学生喜欢的程度和报考这些学校的人数多寡,设置了优先系列,排在最前面的是“一本”,以此类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二三本”只是一种技术安排,内含着学校的声望和教学质量,这些属于客观评价,并不必然隐含“不尊重学生”的歧视倾向。国外也有“常青藤院校”的称呼,也有学校专业排名,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学校的毕业生同样深受其惠。

平等是好东西,但人为抹平客观差异,刻意制造没有基础的平等,要么是靠不住的,要么只是自欺欺人。通过时不分“一二三本”增加招生部门的难度,毕业时要求一视同仁,那招聘单位也难以找到优秀人才。

取消三本是否公平?

2016年,一名贵州考生说,本来只能上三本的同学有机会和原本能上二本的学生进行竞争,二本的学生就有可能会被挤到三本。“大家努力程度不一样,但是只能报考同一层次的学校,这公平吗?”

学校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与学生不同。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院长崔建国说,从前考生报考时会认准“211”“985”的牌子,能上二本绝不上三本,能上一本绝不上二本。这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用简单的标准把学校划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不到发挥。但现在,二三本院校站到一个大平台上,学生可以更多地考虑自己究竟更适合哪所学校。

崔建国相信,在合并批次通过的大趋势下,现存的对于不同批次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会逐步弱化和消失,倒推到报考志愿环节,考生会更多地重视学校本身,而不是曾经的身份。

天籁荣誉